一、项目概况
汕尾市城区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,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,东连揭阳,西接惠州、深圳,毗邻港澳,现辖3个镇、4个街道,总面积302.11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为394593人。目前,全区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畴的有59个行政村158个自然村,截至2020年底,全区已建成58个污水处理站措施,覆盖140个自然村,覆盖率达88.6%;已完成64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,雨污分流完成率达40.5%。为实现全区农村雨污分流全覆盖,区政府制定实施方案,汕尾市城区2021年实施全区94个自然村农村雨污分流管道建设工程,结合区域内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条件,对全区未实现雨污分流的94个自然村统一新建雨污分流管网,将94个自然村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后纳入就近的污水处理设施。
治理工程由汕尾市城区财政统筹资金支持实施建设,计划建设周期为2年。治理工程计划于2022年底完工后移交给所在的村(社区)负责日常管护。该管网基本覆盖汕尾市城区7个镇(街道)未实现雨污分流的94个自然村,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长度约244公里,黑水和灰水应接尽接。治理工程总投资约2.89亿元。其中,部分村庄纳入2021年省民生实事办理范畴,大力推进相关管网改造工作,在实施过程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做法。
二、治理情况
汕尾市城区94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新建雨污分流收集管网,管网收集覆盖完善,区域内黑水、灰水应接尽接。截至2021年12月底,已有11个自然村基本完成建设,11个自然村正在施工建设中,计划2022年底全部完成94个自然村雨污分流管网的建设任务,实现全区自然村雨污分流全覆盖。
图1 某个村庄治理工程情况
图2 某个村庄治理工程实施过程情况
三、经验做法
(一)充分听取村民意见,提高群众获得感
项目实施过程中,部分村民反映巷道铺设污水管时,会产生臭气,影响居民生活。针对村民反映问题,积极影响,创造性采取多项措施减少臭气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,提高了村民群众对污水治理工程的获得感,充分体现了民生实事为民办实事的初衷。
(二)多措并举,全力解决群众关切问题
为有效解决污水收集管道产生臭气等问题,设计及施工单位群策群力,多措并举,针对性采用多种措施解决该问题。
1.砖砌室外水封井。为解决污水管道产生的臭气问题,本次采用砖砌室外水封井。水封井用于需要隔离有害气体的室外排水管道,能明显改善管道、检查井所排出臭气问题。
图3 水封井设计图
2.完善住户排出管存水弯。由于农村部分居民楼房屋年代久远,住户排出管为直排,并无设置存水弯,为防止污水臭气直通居民楼,本次在居民楼排出管接驳巷道检查井时,设置存水弯,有效防止污水检查井、污水管道内臭气回流至居民楼。对于老百姓拒绝采用存水弯,利用upvc管直接连接老百姓家里的污水出口,并在接口处增加格栅,便于老百姓定期清理,也避免了老百姓认为返臭的问题。
图4 利用upvc管连接住户(左) 污水检查井内设置存水弯(右)
3.设置防蚊闸。本工程方案部分采用总口截污方案,该方案合流管道部分段有雨水篦子连接,旱时污水可能产生臭气,导致合流管旱季排放污水时会通过雨水篦子向地面排出臭气。为解决臭气从雨水篦子排出,本次工程在雨水篦子下设置防蚊闸,能一定程度阻止臭气排放。防蚊闸是采用优质塑料或不锈钢、镀锌板制作而成的下水道防害虫、防臭装置,外形成漏斗形,大小和雨水篦子的大小一致,防蚊闸在漏斗下水处有一块可活动的挡板,用手触碰挡板立即打开,松开手时又自动关闭,这意味着每到雨天或排水的时候,在水流的冲击下闸门会自动打开,通过防蚊闸流进下水道里。由于这道闸门是单向的,在没有排水时可有效封闭雨水口,不仅能一定程度阻止管道臭气排放至地面,也可通过“物理”手段防止蚊虫、蟑螂等滋生。
图5 防蚊闸阻止臭气、蚊虫(左) 防蚊闸样图(右)
4.因地制宜设施防臭地漏。鉴于广东农村很多老百姓喜欢在自家天井内洗地、冲鞋等习惯,且老百姓拒绝将这部分低浓度污水接入到管道中,提出采用在铺设管道时预留陶瓷防臭地漏,借助地面硬化时预留坡度将这部分污水接入到污水管道中,有效地避免了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和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