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洲河位于深圳市西北部,流经深圳市光明区、宝安区和东莞市长安镇,最终汇入珠江口,为深莞界河,流域面积388平方公里,干流长31.3公里,下游与东莞市的界河段长11.7公里,属感潮河段。它曾经是珠三角地区污染最严重、治理难度最大、治理任务最紧迫的河流,水质长期列全省倒数第一。
经过系统治理,茅洲河共和村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ⅳ类,茅洲河焕发新生,再现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景象。深圳市水上运动训练中心在此落户,“流浪”近20年的皮划艇队回归母亲河,停办多年的龙舟赛重新开赛,茅洲河治理成效被央视《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》《美丽中国》等纪录片收录,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栏目用了近15分钟的整版篇幅播报。
(茅洲河治理前)
(茅洲河治理后)
短短4年茅洲河实现了从“黑臭河”到“生态河”、从“墨汁河”到“网红河”的转变,这一华丽转身背后主要源于以下七个方面的努力。
全力构建党政主导、全民参与的治水新格局
省委书记李希亲自挂点督导茅洲河水环境整治工作,先后5次赴茅洲河现场调研,指导推动解决重点问题;省长马兴瑞要求茅洲河治理要“坚持源头治理、科学治理、系统治理”,亲自调度、调研、督办;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带头啃最硬的骨头,担任茅洲河河长,在治水方面方面花费时间最多、下去调研最多、开会研究解决问题最多;同时,构建由政府河长、河湖警长、民间河长、志愿者河长、红领巾小河长等组成的立体式河湖长体系。
探索实施“全流域治理、大兵团作战”新模式
采用epc和epco总承包方式,对茅洲河流域治理项目统筹打包,实现项目质量、效率大幅提升。高峰时期,流域内一线施工人员3万多人、施工作业面1200多个,创造了最高单日敷设管网4.18公里、单周敷设24.1公里的国内纪录。
走出“污水全收集、全处理、全回用”的新路子
狠抓污水管网建设和小区正本清源改造,建成污水管网2029公里,完成小区、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482个;狠抓提标拓能,茅洲河流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1万吨,总处理能力达到120万吨/日,出水全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,每天生态补水96万吨。
全面建立生态系统修复新格局
采用生态护岸、柔性生态护底、敞口明渠,共建成6座生态湿地、6个城市公园,广泛采用水文调控、生态工法运用、多类生境营造等措施,重构河流生态系统,为鸟类、两栖类、哺乳类动物提供栖息生境与生态廊道,从过去“水草不生、鱼虾绝迹”逐步恢复到“渚清沙白、白鹭翔集”的美好生境。
深化创新流域管理机制
在全国首创茅洲河等五大流域下沉督办组和四大流域管理中心,以市级河长为引领,以流域下沉督办协调组为抓手,以流域管理中心为枢纽,辖区政府分片包干的全流域统筹、全要素治理机制。
用好合作机制协同治水
在省生态环境厅的牵头组织下,联合东莞市建立“一月一会”的茅洲河联席会议机制;建立深莞两市紧密型水质监测数据交换机制,每天对接交换茅洲河干支流水质监测数据;建立常态化深莞联合执法机制,每月开展一次以上联合执法行动,整治“散乱污”企业4000多家,淘汰重污染企业77家。
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
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万里碧道建设的决策部署,探索和实践“碧一江春水、道两岸风华”的碧道愿景,在茅洲河流域建设“一河引领、六段生辉”的205公里碧道,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、人水亲近的共享廊道、水陆联动的发展廊道,实现治水、治产、治城相融合,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相协调,把治水的“大投入”转化为发展和民生的“大产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