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。2023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,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。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政府工作报告就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”作出部署,要求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。
“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推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,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有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,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,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徐晓霞在接受《南方》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。
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
《南方》杂志:政府工作报告就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”作出部署。新的一年,广东省生态环境系统将在哪些领域创新发力,推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?
徐晓霞:新的一年,广东省生态环境系统上下将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定力,统筹推进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、应对气候变化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推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,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扎实推进美丽广东建设。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,加快推动各项工作由达标攻坚向美丽建设过渡,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。加快制定出台推动美丽广东建设“1 1”纲领性文件,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,建立完善美丽广东建设组织实施机制。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引领,携手港澳对标国际一流美丽湾区,共建美丽中国先行区。分层次、分领域开展“美丽系列”建设,积极推动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、美丽河湖示范创建、美丽海湾建设、减污降碳协同、农村污染治理、生态示范创建等方面探索形成多样化、符合各地实际的模式和路径。
二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。强化生态环境管理调控,加快能源、工业、交通运输、城乡建设、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,严格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准入管理,加快推动实施钢铁、石化、化工、有色、建材、纺织、造纸、皮革等传统行业绿色化、低碳化改造升级。加强产业园区环境管理和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增效,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,鼓励支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、“无废”园区、“零碳”园区等试点示范建设。在区域、城市、产业园区、企业开展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。
三是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保政策。加大对新质生产力项目的环评服务保障,推动污染物总量排放指标等要素向优质项目倾斜。强化生态环保政策引导,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,持续深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(eod)模式试点,积极指导帮扶各地强化项目谋划和落地实施。统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碳普惠工作,积极稳妥发展气候投融资。
四是持续提升绿色科技创新能力。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,加快推进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建设,打造一批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中心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。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核心技术攻关,聚焦减污降碳、多污染物协同治理、环境健康、新污染物、生态安全等领域科技需求,加快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。加强生态文明领域智库建设,培育壮大生态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。
五是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发展。积极引导环保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创新,促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,大力推进废物智能处置系统、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、智慧环保监管系统等新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一批绿色环保领域专业化园区,打造龙头骨干企业,发展环保领域新质生产力。依托“一带一路”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(深圳),加强环保产业国际交流合作,推动环保产业高水平走出去。
加快补齐农村环境保护突出短板
《南方》杂志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去年省生态环境厅在服务“百千万工程”尤其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?今年将如何持续高质量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?
徐晓霞:2023年,省生态环境厅将落实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厅中心工作,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服务“百千万工程”这一头号工程。按照问题导向、因地制宜、改革创新思路,围绕补齐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短板、促进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等目标,牵头制定出台《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》,提出加强县域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、推动县域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、深化县域生态环境制度改革等三方面26条具体措施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计划,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“一水体一方案”推进县域黑臭水体整治,积极开展“百千万工程”无废县域试点体系建设,指导各地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、商业贷款以及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,加快补齐农村环境保护突出短板,推动县镇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。
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,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,近年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态势持续走好,治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。2023年,顺利完成1000个以上省民生实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,治理率从2018年不到20%提升至64.7%,日处理20吨以上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提升至85.4%,群众满意度普遍提升,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。
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方面,截至2023年底,全省新增完成30个以上面积较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。推动各地按照“一水体一方案”原则,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。落实长效监管,开展完成整治水体“回头看”,完成51个国家监管清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,针对监测不达标情况督促各地核实整改。组织省级专家团队进行现场调研指导,试点组织开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监管。近期省生态环境厅已联合省水利厅、农业农村厅启动2023年度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评估,及时反馈问题并推动各地加快整改。
2024年,省生态环境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按照省委“1310”具体部署和“百千万工程”系列工作要求,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,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从城市向县域、向农村拓展,促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提升,重点从四方面抓好工作:一是强化重点攻坚,优先治理中心镇中心村、城乡接合部、国考断面周边、黑臭水体集中区域、旅游风景区、乡村振兴示范带、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,推动整治水平进一步提升。二是强化要素保障,配合省财政厅、农业农村厅加大涉农资金投入,并研究加强要素保障措施,指导地方创新投融资模式。三是强化帮扶监督,持续组织技术帮扶培训,继续开展整治成效评估。着力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态环境监管机制,持续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察重点工作。四是强化宣传带动,推广市县典型案例及经验做法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。
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
《南方》杂志: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。推进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交通运输结构、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。广东如何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助力提升高质量发展“含绿量”“减碳量”“含金量”?
徐晓霞:省生态环境厅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部署,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,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,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。
一是印发实施《广东省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措施》《下达“十四五”碳强度下降指标任务的通知》,压实地方责任,加强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系统性管控,加快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,助推高质量发展。
二是组织开展第三批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评选,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加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。
三是持续深化广东碳市场,将陶瓷、数据中心、港口等行业纳入广东碳排放权交易体系,鼓励纺织、交通(机场)行业自愿加入广东碳市场。
四是深化广东碳普惠制,鼓励项目业主申报林业碳汇、分布式光伏发电等碳普惠项目,有效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。
五是加快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,研究建立气候友好型项目评价体系,推进广东碳配额线上抵押融资业务落地实施,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。